民建联妇女事务委员会于今年7月就女性再就业进行调查,访问了211名非在职女性,结果发现除了六成人属退休外,有近三成受访女性因要照顾家人而无法工作,她们当中有超过两成人表示希望重返职场,以香港615万劳动人口推算,香港约有超过30万名潜在劳动力并未释放。
调查指三成受访妇女因照顾家庭无法工作
调查于今年7月15日至22日进行,访问了806人,当中219人属于在职女性,211名非在职,以及376名男性。结果发现在职女性当中,有四成五受访者的雇主,没有提供家庭友善措施;亦有五成一受访者,因为无法找到“临时照顾者”,而需要向公司请假。所有受访者来说,有九成人认为推行弹性上班及加强托儿或课託服务。
民建联妇女事务委员在五大范畴提出建议,包括在政府政策上,更新及制订“2024女性发展蓝图”、制定绩效指标、增拨资源支援妇女团体发展;在社区支援上,增加幼儿託管服务名额及社区褓姆名额、增加课后託管服务名额、设立“外佣照顾婴幼儿培训试验计划”;职场支援方面,加强企业推广“家庭友善雇佣措施”、尽快订立“468连续性合约”条例。
第四,在提供妇女技能方面,建议协助妇女重投职场、精准“妇女培训及就业”服务、为求职妇女设立职位空缺专页;最后在维护女性职场平等方面,建议加强大众认识《家庭岗位歧视条例》。
委员会主席葛珮帆相信,有超过30万名妇女希望重投职场,如果託管服务有所增加就能释放更多劳动力。她又称,曾接触好多女性特别是单亲妈妈,她们如有年幼子女很难出来工作,如果不工作等到子女中学时,想重返职场面对很大困难,对于一些专业女性或有工作经验的女性来说,都是社会劳动力的损失,因为照顾子女不能重返职场,浪费社会很大的资源,强调帮助这些女性重投职场,发挥自己所长是社会的应有之义。
被问到国际企业更愿意提供家庭友善措施,包括员工託儿服务,如何可以推动本地公司提供更多服务,该党立法会议员林琳解释,国际企业有更多位置及资源处理,而本地公司不愿提供服务,很多时是职员间或会对已生育妇女有更多优待感到不公平,是社会氛围对妇女看法不一,因此要由政府去推动更多支援家庭措施。
她亦认为政府提出三日育婴假是一个好的起点,举例香港有些“蚊型公司”只有数名员工,如给予太多育婴假或会影响公司运作,因此未来要看政府推动的成果,经检讨后再看如何推进。
该党另一议员颜汶羽表示,机管局中有一间幼稚园,因为很多机场员工会将子女放在该处学习,接下来会再开另一间学校,相信很多雇主是愿意推动这些措施,鼓励女性员工为不同企业发挥所有的空间。
至于如何确保社区褓姆有足够知识照顾儿童,以及让家长有信心,颜汶羽就认为社区褓姆应是短期临时安排,如果有足够的託儿名额就不需社区褓姆,同时社署亦应加强巡查,去褓姆家中看是否合适照顾儿童等,让使用服务的家长能够放心。他更认为,如未来课馀託管服务全面铺开,其他託管中心则可专心照顾幼儿,令整个託管服务更完善。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