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近年积极推动STEAM教育及数码教育,当中包括避免学生成为网络攻击及骗案的受害者,为加强教师对最新科技罪案信息、网络安全及数据保安的教学策略,教育局将于下周五举行工作坊及研讨会,促进教师网络保安的能力。有中学校长认为,学生容易经网购等途径误堕骗徒陷阱,故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工作,期望当局能不时更新教材,让教师掌握最新的科技罪案信息,提升防范科技罪案的意识。
▲教育局早前向中小学发通告,公布将于下星期五举办实体工作坊暨研讨会及网上研讨会。资料图片
教育局早前向中小学发通告,公布将于下星期五举办实体工作坊暨研讨会及网上研讨会。培训由教育局科技教育组、警务处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与香港信息科技学院合办,工作坊包括安排教师体验防范网络攻击及数据泄漏处理、了解最新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信息与事例等,网上研讨会则包括简介网络安全信息与数据保安、新兴和先进科技罪案信息与事例等。
提升媒体及信息素养
截至去年10月,警方共录得36405宗诈骗案,占整体罪案46.3%。津贴中学议会主席李伊莹表示,时下科技日新月异,计算机科及训辅组教师有必要掌握最新的科技罪案信息,才能适时提醒学生勿堕入骗案陷阱,“(网络安全)这个课题不新,但骗徒的手法层出不穷,教师需要掌握具体的信息,才能教导学生如何防范。”她亦期望,当局能不时更新教材,协助教师掌握最新的信息。
李伊莹举例,不少中学生热衷于网上游戏,甚至花费金钱购买“武器”、为游戏角色“补给”等,容易经线上交易误堕骗徒陷阱,被盗取个人资料,故期望教师经过培训后,能教导学生提高警惕,“学校、社会都会提醒学生防范骗案,但都需要持续讲,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意识。”她表示,学校现时亦会安排学生参观专责网络安全的企业、邀请警务处相关部门到校分享等,提升学生的媒体及信息素养。
年幼学童未必懂分辨求助
身兼香港计算机教育学会顾问的香港道教联合会圆玄学院第一中学校长简伟鸿则指,中学生不时进行网购,如购买演唱会门票等,容易通过钓鱼网站、二维码认证等途径误堕骗案,故学界须加强有关网络安全的教育,藉让学生掌握科技罪案信息及相关刑责,提升防范意识。他亦提醒学生防范人工智能(AI)的“深伪技术”,同时勿利用AI“请枪”完成课业,以免面临刑责。
小学方面,资助小学校长会副主席陈淑仪亦计划安排校内任教常识科、计算机科、训辅组等教师参与讲座。她表示,年幼学童判断力逊于中学生,遇上不法之徒发出“裸聊”等邀请时,亦未必懂得分辨和求助,更容易堕入与性相关的网络骗案,故加强网络安全教育需从小做起,“教导他们成长时不要受诱惑,长大后也不要成为骗徒。”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