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烦 | 2025富[烦策划重新思考:大学学位含金量贬值?移民政策收紧?

发布时间:2025-01-21 14:09

2025年才刚开始,不少家庭已经为子女未来的升学计划踌躇,不论是在本地或到海外,升中学或大学,我如常收到不少询问“应该去吗?如何选择?何时最适合?”,这些都是家长的长青问题,然而家长对子女海外留学的期望,随时代转变而变得复杂,家长的单方面期望最后未必能够达到。

富[烦

对子女海外留学的期望

首先,普遍家长对子女海外留学的期望一般如下:

•得到亮丽的学历,从中学名校到名牌大学,最后找到理想高薪厚职工作;

•学好英文,扩阔视野,学习独立;

•希望转换赛道,若子女不适合东方填鸭式教育,减少竞争,送到外国以西方学习模式,增加升读大学的胜数;

•如适合,大学毕业后增加移民机会。

大学学位含金量贬值?

每个家庭都专注栽培自己子女,却未必有整个教育发展及改变趋势的整存观。让我回顾一下,全球举国大学教育为了面对知识型经济,从千禧年开始奉行普及化(mass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大学学位数量在20多年来急速膨胀,供过于求。以香港为例,香港政府在2000年要求大学学位普及化,由当时的15%在10年内要增至60%,大学学位急速上升,从副学士到私立大学都相继办学,结果大学普及化提早达标。现在大学学位的含金量相对上一代已经贬值,当年大学生毕业相等于得到高薪厚职这个方程式已经不成立。

一所海外普通大学的学士学位,与本地毕业生比较,未必显得有太大优势,更何况在现今经济下行的环境?据说外国名牌大学回来,也不是一下子就有大行offer。还说现在的Gen Z年代热爱自由、要work life balance,年青人都不喜欢做传统行业,读完大学毕业,甚至是高材生以至医科毕业生,都不愿意投入朝九晚五的刻板工作,这些故事我听得多了,大学毕业只是为了对父母有交代,不代表是自己喜爱做的事情。

多国移民政策名额收紧?

令人更值得关注的是,留学生面对更大的精神压力,由适应新生活及面对父母期望的压力,不少留学生在外升学期间构成情绪病,导致难以完成学业,精神健康情况已经成为各海外大学的重要关注点。此外,移民政策名额收紧,如果修读的不是当前国家需要的热门技能,读书移民的胜数大打折扣。例如加拿大政府去年11月收紧对于计划毕业后留在加拿大发展的国际学生,最高可有毕业后三年工作签证(PGWP)的要求,留学生申请PGWP时必须与加国的劳工市场对口,即留学生必须就读符合工作许可的学术领域,并把它们归纳为五类,必须与加拿大长期短缺的某些职业相关的课程毕业。

而从准备学费的角度来看,我们活在一个疫情后高通胀及经济步伐放缓的时代,全球高校及私立学校学费高昂。如果在中学阶段已开始富[烦,据某银行问卷调查,子女到英国留学,从中学到完成大学,七年费用不少于400万港币,亦不排除学费会继续增加。另外若子女学习不顺或中途有波折,开支极有可能增加。

今时今日考虑送子女到外国升学,家长打量的事情要更详细,从情意、理想期望、现实、子女心理健康到经济开支上都不容忽视。如果决定了适合子女的教育,就要紧握子女的手在这急速变幻的世代中,共同面对升学风浪。

陈筱芬 教育博士 / 星岛求职广场出版人及行政总裁

.《打开优质寄宿中学之门》 及 《在香港入读国际学校全攻略》 两书之作者。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英皇学院科学学士、伦敦帝国学院大学科学硕士及布里斯托大学教育博士

香港升学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