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营医疗收费调整方案目标本月内公布,《星岛》获悉,医管局高层过去一周陆续接触病人组织解说,确认拟为急症室收费实施两级制,计算机扫描、磁力共振等放射服务拟按项收费,惟对具体收费守口如瓶。有病人组织指,解说内容“基本上已在外面听过”,认为真正的咨询应由作为政策局的医务卫生局出面。亦有病人组织称,当局应透过公众咨询,让社会就何谓“合理共付比例”凝聚共识,“现在纯粹由政府说这是合理水平,感觉上好像市民要硬受。”
▲政府拟为急症室收费实施两级制,电脑扫描、磁力共振等放射服务拟按项收费。资料图片
▲林志釉表示,真正的咨询应由作为政策局的医局出面。资料图片
过去一周最少已接触三组织
公营医疗收费调整酝酿超过1年。近月陆续有消息传出,包括急症室收费拟实施两级制,公院门诊计算机扫描、磁力共振等检查拟按项收费。至本月14日,本报因应有病人组织反映就收费检讨未获咨询,向医卫局及医管局查询,隔日(15日)获两局回覆指,医管局已陆续开展与不同病人组织及代表接触交流,解说考虑因素并听取意见。据了解,医管局高层过去一周,透过电话或会面形式,接触香港社区组织协会、香港病人政策连线、香港病人组织联盟等最少3组织。
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彭鸿昌表示,关注调整对基层市民、中下夹心阶层及慢性病患者的影响,有向医管局代表建议放宽医疗费用减免机制,包括让在职家庭津贴受助家庭成员直接受惠;放宽申请医疗费用减免的入息及资产审查;将领取长者生活津贴者豁免收费年龄门槛由75岁降至65岁等。政府下一步亦应考虑重启有关医疗融资的讨论。
当局应透过公众咨询凝聚共识
彭重申,收费检讨酝酿多时,内容却迟迟未公布,不利社会聚焦讨论,“尽管政府再三强调增加的收入用于病人,但加费在大众观感上也难免与财赤扣连。”他又说,收费调整牵涉层面广,当局应透过公众咨询,让社会就何谓“合理共付比例”凝聚共识,“现在纯粹由政府说这是合理水平,感觉上好像市民要硬受。”
香港病人政策连线主席林志釉表示,真正的咨询应由作为政策局的医卫局出面,而非由角色属执行机构的医管局“尽个责任”地单向解说,“讲的内容基本上在外面听过,都是一些框架,不是说如果加到300元,问你们(病人组织)有甚麽意见?我觉得性质不同。”
林认为,涉及大幅度调整收费的项目,应给市民更多时间适应,“如果三、五年后,收费是现在的数倍,就要早点说,第一市民可能要买份保险,第二开始要过健康生活。”
建议分阶段实施设缓冲期
香港病人组织联盟主席袁少林表示,曾反映忧虑急症室分流制度计算收费,或衍生争拗;局方当日回应指,急症室医护会做好准备及培训。
袁续谓,过去有较大政策出台,食物及卫生局(医卫局前身)与医管局多会约见病人组织咨询交流,惟就今次收费检讨,当局较迟联络,未能预计方案有多少调整空间,“我有反映,为什么不早点对话,了解多点,我们可站在病人角色给意见,让政府参考。”他冀收费调整分阶段实施,并设缓冲期,“最少3个月至半年才生效。”
政府补贴占医管局支出逾97%,上次调整急症室收费已是2017年,费用从100元增至180元。过去一周,医管局举办多场与公营医疗服务收费检讨相关的传媒活动,包括两场分别有关急症室及放射服务改革方向的传媒讲座;亦安排公院医生召开两场分别有关癌症治疗及急症室服务的线上记者会。医管局一再公开表示,政府对医疗承担不变,会把费用调整后的额外收入,全额投入到医疗服务,加强对急重、危疾病人的保障,也会扩大安全网,令更多有需要病人有机会获医疗费用减免。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