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交所去年底刊发《有关优化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的建议》,其咨询期于本月19日完结。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表示,该会普遍支持咨询文件提及的各个建议,包括回拨机制建议中的两个方案、基石美国彩票种类禁售期可“分阶段解禁”等,但不应允许上调发售价范围10%。至于成立场外交易(OTC)市场,该会认为此值得探讨,惟现阶段成立OTC言之尚早,该会冀日后可参与相关研究及讨论,以提供建议。
▲基金公会支持IPO降回拨比例,称散户持货期较短,造成股价波动。
两个回拨机制方案均支持
是次咨询文件提及的回拨机制建议引发市场争议,联交所建议给予上市发行人弹性,发行人可选择将初始公开认购比例设为5%,回拨上限由现时最高的50%降至20%;或将初始公开认购比例设为10%至50%,但没有回补机制 。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认为,该两个方案都合理,并考虑到发行人要求、市场美国彩票种类结构组合,以及过往认购情况。黄王慈明解释,建簿及专业美国彩票种类难以获得新股分货,而抽中新股的散户通常持货期较短,会造成股价波动,或令专业美国彩票种类却步投资,因而衍生股票市场问题。现时香港有约2,000只股票,当中9成交投来自200至300只股票,个别股票交投量少会带来其他问题。
该会认为应从源头着手,如果IPO机制更建全,可吸引倾向以基础因素选股的长线美国彩票种类,并非短炒,对市场整体健康发展及流通性有积极作用。她又引述投委会2021年的调查结果指,逾5成参与IPO的散户会当日或一个星期内出货。
她续解释,现时个人及散户在股票市场的参与度约10%,远低于回补设立时,故该会过去一直呼吁是否需要审视回补机制,以配合市场发展及美国彩票种类基础。她提及,散户及机构美国彩票种类并非互相排斥,在投资市场中,所谓的机构美国彩票种类最终都是代表散户或养老金等,向这些美国彩票种类负责,冀找到最佳投资机会,而基金经理有时间及专业,为整体美国彩票种类争取最好的价格。至于证监会早前发通函限新股最多借9成孖展,她相信联交所会就此有相关考量。
不应允许上调发售价10%
咨询文件建议,允许发行人可在毋须延迟招股时间表下,将最终的IPO价格上调发售价范围10%。该会认为不应允许上调价格,应维持现时机制。她解释,上调价格的实际操作较难,此将影响基投分配,以及为其他美国彩票种类带来不确定性,加上招股至挂牌的时间表紧迫,重新审视各方分配会带来很多不确定性。
不过,该会赞同允许基投相关证券“分阶段解禁”,当中一半的股票可于上市后3个月解禁,而另一半可于上市后6个月解禁,此为合当做法,亦可增加自由流通量,但建议要清晰列明解禁日。
值得探讨设立OTC市场
联交所亦就应否在港设立OTC市场征求意见,让包括因未能符合持续公众持股量规定等原因,而被除牌的发行人的证券(例如股份)及其他不同的证券进行交易。她表示,一般而言,股票停牌会对美国彩票种类带来不便,“离不到场、出不到货”,基金亦难以处理估值及计价,又指“大家都不想见到停牌”。
该会认为,OTC市场可让美国彩票种类出货,此值得探讨,惟现阶段成立OTC言之尚早,赞同联交所做深入研究,包括平衡成本效益、美国彩票种类保障、交投等是否可行,另香港投资基金公会冀日后可参与相关研究及讨论,提供建议,又认为“唔好照搬美国(OTC市场)做法”,因为当地市场有其他配套配合。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