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对于现代人来说感觉很遥远,然而清朝最后一位格格以汉名在北京生活,直到2014年才去世。这位格格名叫爱新觉罗显琦,汉名金默玉,她操劳半生,还曾因为出身坐冤狱15年,因为她是“中国头号女汉奸” 川岛芳子(原名爱新觉罗显玗)的亲妹妹。
4岁无父母由姐姐养大
显琦的父亲爱新觉罗善耆,是大清最后一名肃清王。显琦在1918年清王朝覆灭后才出生,但在族人心中,她始终是尊贵的清格格,因此取名爱新觉罗显琦。对外,父母为了保险起见,都用汉名称呼金默玉来称呼她。1922年,显琦的父亲肃亲王病逝,母亲也因思念成疾,在一个月内随丈夫而去。显琦4岁就失去父母,由同父异母的三位姐姐抚养,这时候她生活得很幸福,不愁吃穿过着贵族的生活。
▲清朝最后格格爱新觉罗显琦、金默玉。 网上图片
▲爱新觉罗显琦、金默玉2014年去世。 网上图片
肃亲王有一个正妃、四个侧妃,子女38人。由于他生前是个典型的亲日派,家中许多孩子都被送到了日本学校,显琦13岁时,也被哥哥送到了日本学习。193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岁的显琦被迫中断学业回到北京。她瞒着家人找到工作,在一间日本人开的公司当顾问,薪水很高,但从小娇宠的她连上班要准时都不知道,也因为习惯花钱,未发工资就把薪水预支光。
1949年解放后,显琦的大哥要去香港,只给显琦留下了100块钱。显琦开始过着苦难的生活,一个人独力养九口,要照顾哥哥的6个孩子、老保姆还有保姆的女儿。她变卖家中的物品,织毛衣卖钱,还开过洗衣坊,都赚得不多,靠赊账度日。
一个人独力养九口
熬到1952年,她终于收到哥哥寄来的一笔生活费,再三斟酌后,在自家院子开起了西餐厅,却没人上门。后来她改开四川饭馆,北京当时有40万四川人,饭馆一下子火了起来。金默玉受访时曾说:“虽然没赚多少钱,但至少吃穿不再发愁了。”两年后,饭店被公私合营,她成了中央编译局的一名职员,每月拿60元工资。金默玉回到家里,开心得哼起了小曲。
后来她认识了一名画家,两人很快走在了一起,可是没几年,1958年2月金默玉突然从家中被强行带走。只因她是肃亲王的女儿、特务川岛芳子的妹妹,就被判监15年。为了不连累丈夫,在狱中办了离婚,老老实实完成了漫长的刑期。
1973年出狱后,金默玉被安排到天津茶淀农场劳作并再婚。她干粗活导致脊椎五劳七伤,1979年写出了生平第一封求人的信,对象是邓小平。她表示自己无法体力劳动,要求安排一份工作,便到了北京市文史馆工作。
▲川岛芳子,爱新觉罗氏,原名显玗,汉名金璧辉。
▲川岛芳子也是清朝皇室后代。
▲短发军装打扮的川岛芳子。
丈夫都不知道她是川岛芳子的妹妹
金默玉为免连累身边人,连丈夫都不知道她是川岛芳子的妹妹。直到晚年,她感到再没有隐瞒的必要,终于说出身世并放下心头大石。
金默玉80多岁时接受著名访谈节目《鲁豫有约》专访,经历人生大起大落的金默玉显得安然自得,脸上带着微笑。
新华网2010年11月曾如此报道这位末代格格:“虽然已经89岁了,但金默玉的生活习惯却像前卫的艺术青年:清晨6、7点钟才睡,下午2、3点钟起床。网球、篮球、高尔夫球的竞赛都是夜里头演呀。她笑咪咪地说,开朗得犹如孩童。”
她留过洋、享过福,也坐过牢、吃过苦。当一切过去,她仍然可以说出:“喜怒哀乐这四个字,你那个哀跟那个怒啊,都应该搁到自己心里,但是喜和乐,可以跟很多人来分享。”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