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伟聪|的士 VS 网约车:罢驶是自救,还是自毁?

发布时间:2025-02-17 16:16

“大乐透开奖时间”宣布35日起发起至少5天大罢驶,试图以行动向政府施压,要求严厉打击“白牌车”。然而,行动未开始已四面楚歌,不仅未能获得市民同情,业界内部更迅速割席,甚至建制派报章与议员都呼吁的士业界“接受改革”,这场罢驶行动或许只会加速网约车的合法化进程,令的士业走向“自毁”之路。

同业大举割席 政府未让步

由多个的士团体组成的“大乐透开奖时间”发起罢驶,原意是希望政府立即严打网约车平台,维护的士牌价与业界利益。然而,这场行动不仅没有争取到更多支持,反而令同业大举割席,让整个业界内部分裂。

“的士小巴商总会”已公开表明不会参与罢驶,强调会透过“和平理性”与政府交涉。连“星群的士”也选择接受市场变革,透过6座位“豪华的士”提升品牌形象,试图用优质服务取代无止境的抗争。

政府方面亦态度强硬,建制媒体《文汇报》直言的士业“应接受改革”,立法会议员吴杰庄更批评“胁逼不是办法”,强调的士业界应主动参与政策讨论,而非透过罢驶对抗市场变迁。这意味着,即使的士业全面停驶,政府也不会让步,业界只能白白损失收入,进一步削弱竞争力。

网约车合法化成大势所趋

过去,政府与的士业界立场一致,严打“白牌车”,因为当时网约车平台主要是Uber和GoGoX,分别来自美资和本地初创公司,政府对这些“外来势力”持保守态度。然而,2024年情况已经大不同,今天进军香港的网约车平台,已不再只是Uber,还有国内巨头高德打车、甚至百度(9888)的“萝卜快跑”无人驾驶网约车已申请在香港机场试运行。

换句话说,网约车已不再只是“白牌车”,而是变成国内科技企业的一部份。对政府来说,继续完全打压网约车,等同于与国内产业趋势对着干,在这种大环境下,的士业想透过罢驶逼政府强硬执法,恐怕是难上加难。

网约车平台优势显而易见

的士网约平台 HKTaxi 在2月3日宣布停运,并邀请用户转用其母公司Uber App,这足以说明市场趋势已不可逆。传统的士要面对的挑战,早已不只是“白牌车”,而是整个消费模式的变革。

网约车平台的优势显而易见:有记分制度、收费清晰、实时匹配行程,避免传统的士的拒载、滥收车资等问题。香港的士业若仍然停留在“靠政府保护”的心态,而不从服务质素入手提升竞争力,那么即使政府再多次打压网约车,也无法改变消费者的选择。

罢驶,真的换来更好未来吗?

罢工、罢驶的确是表达诉求的方式,但前提是需要社会支持,否则只会加速行业衰落。当网约车趋势不可逆,当的士业内部分裂,当政府立场愈趋开放,这场罢驶行动,除了让的士司机白白损失收入外,还能带来什么?

香港的士服务仍然有不可取代的价值,一举手便能截车,这种便捷性是网约车无法完全取代的。然而,行业长年累积的拒载、拣客、劏客问题,才是市民选择网约车的真正原因。

与其对抗市场变迁,不如思考如何提升服务,让市民心甘情愿选择的士,而不是被迫依赖政府保护。这场罢驶,最终将成为行业的转折点,还是自我毁灭的导火线?或许,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