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球复式计算器新策冀杀校软着陆,取消特别视学,转私营小一须办6年

发布时间:2025-03-13 14:49

香港小一适龄人口预料将于未来6年下跌合共逾1.1万人,令学界面临缩班杀校危机,教育局今日公布资助小学派0班后的发展方案,下学年起,选项由4变3,包括取消“特别视学”,而选择开办私营小一的学校,须以私营方式营运该届别6年; 若学校其后再派0班,亦不可再申请以私营方式开办小一。 立法会议员朱国强形容,相关措施等同“加辣”,“当局取消特别视学做法,难免予人‘无情讲’的负面感觉”,他亦忧虑欠缺大型办学团体支持的学校,恐因无法负担私营开支而面临停办。

1

救校方案包括学校合并

教育局预计,2025年至2031年在香港居住的6岁小一适龄人口,将会由48600人降至37500人。 教育局副秘书长李碧茜今日在专栏“局中人语”中表示,为应对小一学龄人口减少,当局将采取“软着陆”策略,“适度有序地减少学校数目,集中资源,提升教育质素,回应时代转变。”

根据教育局最新向全港官立及资助小学发出的通告,由2025/26学年起,因收生不足而未能开办资助小一、即派0班的学校,可选择的“救校”方案由4变3。 当局亦取消“特别视学”选项,并提高申请“以私营方式开办小一班级”的门槛。

新安排下,若收生不足的学校选择开办私营小一,则未来6年均须以私营方式营运该届别,取代现时若学校于下年度取录人数达16人以上,可将私营小一转为资助小二的安排。 当局亦列明,曾获批开办私营小一的学校,若在其后紧接的6个学年再次派0班,不可再次申请以私营方式开办小一。 其余救校方案包括与其他学校合并,及办学团体可因应校本情况,考虑停办全校或部分级别。 教育局将上述两个选项的申请资格,扩大至全港所有资助小学。

教育局表示,如选择开办私营小一的学校,在下年度的小一派位获批开办资助小一班级,该校可继续营办,而原本就读于私营班级的学生如于下一学年因留级、休学等原因,可就读该校的资助班级。 局方亦指,特别视学只为一次性的视学,学校的教育质素不会因为该一次性的视学而有所影响,根据纪录,过去只有极少数相关学校提交申请并获批进行特别视学,而当局亦透过日常访校、进行校外评核及重点视学,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确保教育质素。

私营小一每年支出最少120万

本身是小学校长的立法会议员朱国强形容,当局将“救校”措施再“加辣”,他忧虑部分资助小学难以有足够的财政能力自资营办6年私营班级,“筹到款的机会很小,除非是隶属大型办学团体,一些‘单头学校’要筹款很困难”,而在学龄人口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即使成功“救校”,也会随时面临“翻叮”。

身兼小学校长的教育评议会主席蔡世鸿表示,据他了解,现时私营小一平均每年支出至少120万元,私小的路不易行,要向当局证明有一定资金营办,(教学)不能虎头蛇尾,而面对近年学龄人口持续下跌,他认为未来数年的收生情况亦不乐观,相信即使是大型的办学团体,亦未必会选择开办私营小一“救校”。

对于当局取消特别视学,朱国强认为面对生源不足的学校应该有“一线生机”,学校可透过特别视学,进行自我评估与申述,当局取消安排难免予人“无情讲”的负面感觉。

蔡世鸿则认为取消特别视学是可接受,过往因此成功“翻生”的例子少,加上学校面临区内学校竞争激烈、学额饱和等因素,即使通过特别视学仍会面对收生压力。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