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拆解特朗普关税战目的,倘不救市或协商,最坏情况熬四年

发布时间:2025-04-08 08:10

钱 盈上周于所谓“解放日”(4月2日)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后,引爆全球股灾,为美国1930年拯救高企失业率后再次实施高关税政策,惟当年实施关税壁垒后,却令全球景气大萧条恶化。经济学者徐家健对此认为,特朗普是企图透过关税一次过实现增加收入、保护本地生产及作为国际贸易谈判筹码三大目的。他又指,中国迅速回应反制美国,香港亦会受波及,除非内地推救市方案或与美国协商,否则市场或需要长一点时间恢复。

近日美国全国多地有民众示威反对特朗普的政策,为其1月再度入主白宫以来最大规模的抗议活动。

▲近日美国全国多地有民众示威反对特朗普的政策,为其1月再度入主白宫以来最大规模的抗议活动。

徐家健指如果最终协议不成,相信整体经济或会捱一段时间,最坏是要「捱足四年」。

▲徐家健指如果最终协议不成,相信整体经济或会熬一段时间,最坏是要“熬足四年”。

徐家健指,美国历史上最早期开征关税主要是为了赚钱,帮政府增加收入,所以自美国立国至1860年期间,是关税最高的时期,关税收入亦是最重要;到了中期即1861至1933年,保护本地生产主宰了关税结构;及后由1934年至特朗普出现,关税政策又成了国际贸易谈判的筹码。

他表示,特朗普在2017年就任美国总统时已推出关税措施,但增加关税后,美国经济不但没有萧条,对美国贸易亦没有很大影响,相反为政府增加不少收入;同时,中国的贸易亦不是跌太多。

不纯粹赚钱 为谈判增筹码

谈到今次推关税措施,徐家健指特朗普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当面对美国庞大债务及赤字问题时,增加关税有其诱因,希望短期内令美国税收增加;但补充指可能过了一年半载、持续这么高关税的话,贸易亦会下跌,税收也会下跌,在内部压力下,关税措施亦会相应调节。

另一方面,他认为特朗普也希望快点与其他国家协商,因如果是纯粹为赚钱而加关税,就不用再谈下去,反之今次则一早打“开口牌”,预料与别国商谈。他坦言,相信特朗普最终提出的关税方案,未必所有国家都会增加如此多的关税。

中国加拿大反制 不代表不协商

徐家健又指,虽然中国及加拿大今次很快作出反应表示会反制美国,但反制也不代表不会商议,只是纯粹摆一个“高姿态”,惟双方协商期间的不确定因素将令到市场不安。如果中国未有推出救市方案,或未有与美国磋商,相信对短期内整体市场仍是不乐观,而香港毗连中国亦会受波及,一旦双方企硬,预料内地香港股市短期内或再跌逾10%。他更指,现在不是最坏时候,如果最终协议不成,相信整体经济或会熬一段时间,最坏是要“熬足四年”。

另一方面,近日美国全国多地有民众示威反对特朗普的政策,为其1月再度入主白宫以来最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徐家健表示,虽然示威人数不少,但现时美国很分化,特朗普民望仍很高,支持特朗普人士暂时仍占很大比例,而且示威行动亦不会令特朗普原本的支持者反过来上街。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